11月29日晚,第七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電子信息行業總決賽配套活動之一的“電子信息產業配套能力對接會”在寶安舉行。活動當天,斯坦德機器人(深圳)有限公司CEO王永錕及團隊來到了現場。
" 合創資本投資的斯坦德機器人(深圳)有限公司2016年6月在寶安成立,是寶安區土生土長的高科技企業。公司今年下半年迎來爆發式增長,其自主研發的室內移動無人駕駛平臺和機器人調度系統已廣泛用于華為、中興、OPPO、北汽新能源、拓斯達、富士康、歌爾聲學等500強企業與上市公司,在3C移動機器人市場占有率第一。
斯坦德有今日的成績,與90后CEO王永錕密不可分。從技術研發到正式創業,再到明確方向獲得飛躍式成長,王永錕一直走在專注移動機器人技術的路上,“專注的力量無比強大,給了我們不可想象的空間與能量。”王永錕說。
求學??七年如一日執著移動機器人技術
對移動機器人的專注與執著,從王永錕初入大學時就開始了。
2009年高考前夕,王永錕注意到,哈爾濱工業大學競技機器人隊當年在日本奪得亞太大學生機器人競賽的冠軍,這讓他覺得“太酷了”。于是,他抱著成為“技術大牛”的夢想,報考了哈工大控制科學與工程專業,這也是哈工大的“王牌專業”。
進入大學后,他又開始為進入哈工大競技機器人隊而努力。由于機器人隊只招收大四學生,他的申請屢次被拒。盡管如此,他還是頻繁地參加國內各類電子科技大賽,國內知名大賽幾乎參加了個遍,技術能力與心理素質都得到極大鍛煉。受科幻電影《普羅米修斯》的啟發,他還參加了美國國家儀器公司舉辦的全球虛擬儀器大賽,參賽的內容就是移動機器人技術,并拿了國內特等獎。
大三那年,王永錕終于如愿加入機器人隊,對核心定位、移動機器人技術等有了進一步的鉆研。
“斯坦德雖然成立才2年多,但從大三算起,我接觸移動機器人核心技術已經7年了,這些積累也是我創業到今天的動力和支撐。”王永錕說。
創業??拒絕名企offer赴深圓創業夢
研究生畢業后,英特爾、大疆等名企向王永錕發出offer。雖然發展方向還在摸索中,但王永錕心里有著清晰的聲音:要從事與移動機器人技術開發相關的工作,不能甘于平淡安逸的生活。
此時,有哈工大機器人競技隊的同僚約王永錕共同創業。2015年7月,王永錕拒絕了所有的offer,正式加入了創業團隊,負責核心技術。由于當時的供應商和客戶大部分都在深圳,2016年春節過后,王永錕和團隊毅然決定來到深圳,并最終落戶寶安。
“深圳是硬件創業的天堂,我們的供應商又在寶安,在供應商的邀請下,我們就選擇了寶安。現在想起來,在這做智能制造真是選對了,占據了地利。”王永錕回憶,創業初期,沒有投資,團隊完全靠自籌資金維持運轉,“10個人住一個房間,每人每月領2000元。”
條件艱苦,心里卻充滿希望。經過討論,團隊把創業方向定位為“高端工業移動機器人”,開始開發“oasis自動駕駛”模塊。和很多初創團隊一樣,一開始的路并不順利。因為一些技術核心問題還未解決,做出來的產品不能真正滿足客戶的需求。拿到投資之后,團隊又同步研發多款技術和產品,致使無法打造出真正實用的核心產品,創業遲遲不見起色。
爆發??專注核心技術終獲市場認可
意識到問題后,團隊的方向也進行了調整:專注研發“oasis自動駕駛車輛”這一款產品,讓產品真正實用、好用。“我們要把這款產品從70做到90分,讓它成為行業標桿。”王永錕說。
變化從專注開始。經過近一年的調整和研發,今年下半年,斯坦德迎來了爆發式增長,華為、中興、富士康等龍頭企業紛紛與斯坦德達成合作,2018年的產值達到2017年的4倍以上,國內多家知名創投機構也紛紛向斯坦德拋出繡球,斯坦德一躍成為工業移動機器人領域的翹楚。
“我覺得我們的變化來源于專注,專注的力量大到不可想象。”說起一路走來的歷程,王永錕認為,做一款高端的工業產品,需要三、五年甚至七、八年的潛心鉆研,從一點一滴的積累到今日的質變,這一切都得益于專注。“我鉆研移動機器人技術七八年,自信被摧垮過很多次,自我推翻過很多次,但我每被推翻一次,都會感到高興,這意味著我的技術有機會更精進了,只有重復地從零開始,才能不斷突破。”
2019年,斯坦德計劃大力發展無人駕駛機器人在新能源、醫療、倉儲等場景的研發與應用。王永錕預計,2019年的斯坦德將會迎來更大的發展機遇,“這是我熱愛的事業,我會一直堅持下去。”
文章轉載自:2018年12月3日《南方日報》
合創投資 |《南方日報》專訪「 斯坦德機器人(深圳)有限公司」 CEO王永錕
2018-12-05